如果你要问中国历史上参加人数最多的运动是什么?足球?篮球?我认为广播体操才是真正的“人民运动”。
“现在开始,第七组广播体操,原地踏步——出发!”浑厚、洪亮的男中音相信是很多国人对广播体操最深刻的记忆。它陪伴我们度过童年、青春期、大学,甚至工作。您经常会偶然遇到这种音乐。
1951年11月24日,第一组广播体操诞生。同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卫生部、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中华全国联合会等9单位工会发出《关于推进广播体操活动的联合通知》。
1951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广播体操研究组的文章《大家都来参加广播体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操节目于1951年12月1日开始播出,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也开始陆续播出。每天当号角响起时,数百万人就会随着收音机里的音乐进行锻炼。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鲜事。
自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颁布以来,我国迄今已颁布九套成人广播体操。广播体操的历史是中国群众体育的缩影,也蕴藏着几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
第一组广播体操
《人民日报》发表首套广播体操图解解说
当时,《人民日报》用了整整一个版面刊登了第一套广播体操图解,并号召大家做广播体操。随后,各大报纸均发表了相关报道和社论。说起第一组广播体操的来历,另一张同样拍摄于1951年的照片或许能说明部分故事。
照片中的瘦小腹胀患者都是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仁屯村的村民。当时,他们都患有一种可怕的传染病——血吸虫病。
肚子像冬瓜,脸像黄瓜,胳膊像山瓜,脖子像丝瓜,还有的脚很小,被称为“五瓜人”。在旧中国,外国列强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为“东亚病夫”。
旧中国战乱不断,经济落后,生存环境恶劣,民弱。当时,结核病、疟疾、血吸虫病等严重威胁人民健康。解放初期,中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一个家庭有5、6个孩子。两个孩子死去确实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为了全面提高国民体质,中国人民走上了前所未有的体育发展事业,打造一套简单易行、易于推广的全民健美操更是刻不容缓。 1951年实施的第一套广播体操是在日本的“辣椒操”和前苏联的群众体操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创建的。
“辣椒操”是从日本引进的一种有音乐伴奏的徒手练习。日本于1928年颁布了第一套全民健美操,并利用广播电台播放音乐,指导大家一起做。由于广播电台的覆盖范围非常大,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可以一边听广播音乐,一边做体操,所以这种体操被称为“广播体操”。
随着来华的日本人增多,“广播体操”也被带到了中国。日语中的“广播”一词被译为“ラジオ”(读作“Laki Oh”),有点类似于中文的“辣椒”,所以我们称之为“辣椒运动”。
全国参加广播体操
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当天,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卫生部、人民革命总政治部等九单位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广播体操活动的通知》。12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出体操音乐。
当时,为了摆脱“东亚病夫”的噩梦,广播操这种适合全民参与的健身方式风靡全国。 1952年6月10日,毛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题词“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
这句话在20世纪50年代非常流行。上海各处都挂满了标语。全国各地掀起了各种体育运动的热潮,其中广播体操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每天早上10点,在充满活力的音乐伴奏下,各级政府机关、厂矿企业一起听广播、做操,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当然,广播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覆盖全国,与广播作为传播媒介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20世纪50年代,技术设备落后,录音困难。第一套广播体操音乐如今已很难找到。
上海图书馆音像资料室保存着第二套广播体操唯一的绝版黑胶唱片。每天上午10点,当指针在密密麻麻的图案上缓缓转动时,广播体操的音乐就会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到上海。每个角落。
黑胶唱片
播放广播体操音乐唱片的工作室
1961年,电影导演谢晋拍摄的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将工人做广播体操的场景搬上银幕。影片讲述了肉类加工厂的大李试图说服老李参加体育运动的故事。参加体育锻炼。几经周折,老李终于在耐心的激励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了身体素质。
影片中,大力甩辫子的动作至今仍被很多观众记忆深刻。当然,还记得这部电影的人现在已经7岁以上了。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为了推广广播体操,厂工会成员大李到书店购买了教学广播体操的挂图。一位热情的女书店售货员开始在店里辅导大力。女营业员无意中甩辫子的动作被大力误认为是体操动作,引发了一场荒唐的笑话。
1933年《大李小李老李》的拍摄地原是上海联合肉类加工厂。由于该厂职工体育活动做得很好,1958年、1959年,该厂是上海唯一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工厂员工表演的这套动作是1957年颁布的第三套广播体操。当时,为了满足群众对动作安排和难度调整的新要求,国家推出了新的一套广播体操。每隔几年做一次体操。可以说,广播体操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成为他们温暖的记忆。
有氧运动和霹雳舞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很流行。当时侯创建的第七套广播体操有两个版本,其中一套引入了健美操动作,因此被称为史上难度最高的广播体操。
广播体操面向各行各业
大多数工厂每天10点左右都会进行联岗演习。工人们高兴极了,纷纷从岗位上停下来,关掉机器,一起干起来。大家都很自觉,不需要广播公告。到时候他们就会出去。但由于各行业的特殊性,并非所有单位都实行上午10点上班休息
淮海路上的国营旧货店,简称“淮国旧”,曾经是上海人常去淘宝的地方。每天早上很多顾客都来得很早,等着开门,根本没有办法在车间里做销售员。在“怀果酒”退休员工的记忆中,每天早上8点30分进行广播练习。
1960年的新闻材料显示,淮海路从陕西南路口到重庆南路口的200多家大大小小的商店,每天开门前都会做“开业演习”,90%以上的店员都会参加。开场练习。当时还唱到:“参加开练的人,精神都好,身体也好,人人每天做两套,营业月就有保障了。”
当时,在巷子小学,我们在巷子里做广播体操。阿姨和妈妈们都会出来观看。有人看着学生们越做越有精神、有活力。
在学校叫广播体操,在工厂叫“车间体操”,销售人员做的叫“开门体操”。无论各行各业,全民参与的热度始终如一。
广播体操里程碑
当时,北京的一名小学生因其标准的体操动作和优美的体态被选为学校的领队。因此,他被北京什刹海体校的老师选中,专攻武术。后来因电影《少林寺》而成名,成为国际巨星。他就是李连杰。可以说,李连杰的明星之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就是广播体操的领先平台。
广播体操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就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在人们的记忆中,文革期间,也曾出现过用毛主席语录编习题的风潮。这种广播体操变成了一种类似政治口号的肢体语言。
后来,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悄然停播了体操节目。虽然音乐停止了,但很多人仍然保持着做广播体操的习惯。
回顾广播体操60年来的足迹,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让更多的人通过锻炼强身健体。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市民仍然坚持做广播体操的原因。
《广播演习重大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ddhuifu.com/html/tiyuwenda/14429.html